为深化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推动跨学科教学课程化发展,2025年6月24日,东丽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隆重举办东丽区科学教育品牌“探客教育”总结展示及AI+教育活动。
△东丽区科学教育品牌“探客教育”总结展示及AI+教育活动现场
本次总结展示活动由东丽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员纪宝伟主持,天津市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员赵松涛、天津市东丽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占峰、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维东、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探客教育业务负责人黄可欣、探客项目组特邀专家王芷涵、刘天寒,史熙熙,以及东丽区探客项目首批跨学科教师及东丽区各小学主管领导齐聚区东丽区教育局,共绘科学教育创新蓝图。
合作自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经过一学年的深耕,项目覆盖支持天津东丽区16所项目校,惠及1105名学生与19名教师,探客教育课程的落地实施,为东丽区破解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具体实施方法难题提供了探索与实践机会,助推天津市东丽区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区的创建工作。
活动在首批项目校的实践风采展示中拉开帷幕。李明庄小学副校长王莹以《探客教育点燃教育创新之火》为题,以探客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双重身份阐释项目如何重构教学的理念与激活教师的创新活力;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丽景小学教师韩玥以《在实践与探索中见证成长与蜕变》为题,分享了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决策,从畏惧失败到迭代优化,从单打独斗到协同设计,从结果导向到过程反思的成长变化。
课例分享环节,东丽湖未来学校教师安雨晴以《巧舌如簧的商人》为例具体展示了一节调动学生沟通与表达素养的课程是如何实施的;
以亲身参与《一座会动的桥》课程研发的经历为例,生动阐释了工程思维融入课程研发的实践路径,着重关注学生学习的本质问题,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
东丽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占峰在年度总结中特别强调,用科学评价证明探客教育的有效性是推广根基。东丽区各学校在跨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将探客教育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工程思维与动手能力。未来东丽区将把探客教育纳入校本、综合实践等课程体系中,并扩大师资培训覆盖面让更多师生受益。
△东丽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占峰作年度总结
活动现场, 东丽区教师发展中心与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及《探客夏令营课程协议》。基金会项目负责人黄可欣表示,此举标志着双方合作从项目试点迈向系统化推进阶段,将为区域持续输送课程研发与教师培训资源。
△东丽区教师发展中心与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签署长期合作协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系刘天寒博士作《AI+教育应用实践分享》展示智能体如何辅助探究式教学,探讨如何通过技术赋能为科学教育注入创新活力,激发了与会教师的深度思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系刘天寒博士作专题分享
“挖啦挖啦探客教育”项目特邀专家王芷涵教授作《机遇与挑战——2024-2025年度人工智能进入探客课堂的效果分析》主旨分享,从探客教育的AI+探客实验评估出发,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结合评估数据挖掘两者融合的优势与潜力,揭示AI在个性化学习与过程性评价中的突破性价值。
△探客教育项目特邀专家王芷涵教授作主题分享
活动尾声,天津市教科院综合实践教研员赵松涛高度肯定东丽实践,并表示探客教育直击基础教育中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短板,贴合课程改革核心目标。东丽区通过行政推动与专业支持双轨并行,在全市树立了科学教育生态变革的典范。期待该模式为天津培育更多面向未来的工程人才。
△天津市教科院综合实践教研员赵松涛发言
此次活动不仅是东丽区试点校老师对过去一年探客在地实践经验的集中展示,更标志着三一基金会探客教育丰富东丽区当地的科学教育形式和内涵,协力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的深度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共同推动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让工程思维与AI赋能成为东丽学子核心素养的“双翼”,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专业发展、推广跨学科教育方法、实现课后服务课程化以及教学评一体化的发展进步。
素材来源:天津市东丽区教师发展中心
文案 / 黄可欣
编辑 / 郭诗琳
审核 / 黄可欣 纪宝伟
素材来源:天津市东丽区教师发展中心
联系我们
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西区树根大楼11楼三一基金会
mail@sanyfoundation.org
关注我们
挖啦挖啦探客教育